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中国邮政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 1 套 2 枚,小全张 1 枚。
自 1959 年我国发行第一套全运会题材邮票之后,中国邮政已发行全运会题材邮票共 13 套 59 枚和小型张 2 枚、小全张 5 枚(含第十三届全运会邮票)。精彩的画面,动感的瞬间,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全运会的发展概貌,也展现了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纵观 58 年来我国所发行的全运会邮票,不难发现其中的四大变化:
变化之一:邮票发行枚数呈现由多到少并相对固定在 2+1 的模式上。前三届全运会,中国邮政所发行的都是7枚以上的大套票,其中发行枚数最多的为第一届全运会,发行了16枚邮票。从1993 年第七届开始,全运会邮票发行枚数明显减少,其中第七届只发行 1 枚邮票,第十届只发行 1 枚小型 张。而第八、九、十一、十二及十三届则分别发行 2 枚邮票和 1 枚小全张,并逐渐形成了这种 2+1 的全运会邮票发行模式。
第一届全运会邮票
变化之二: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在邮票画面中的位置越来越显要。其中,最早出现全运会会徽 的邮票为 1965 年第二届全运会邮票,在每枚(第 6 枚除外)邮票的上角处印有该届全运会会徽。而 1979 年第四届全运会邮票小型张、2005 年第十届全运会邮票小张和 1983 年第五届、2009 年第十 一届全运会邮票的第 1 枚均以会徽为主图;最早出现全运会吉祥物的邮票为 1997 第八届全运邮票, 其第 2 枚为吉祥物"圆圆"和主会场上海体育场。而第十一届全运会邮票的第 2 枚和十三届全运会 邮票的全套图案均以吉祥物为主要设计邮票画面的主要位置。
第二届全运会邮票
第八届全运会邮票
变化之三:邮票画面中运动员形象的描绘经历了由写实到写意的变化。在 13 套全运会邮票中, 主要表现运动员身影形象的有 10 套,其中,前三届全运会及第五、八、十二届全运会邮票中运动员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均采用的是写实手法,而第四、六、七、九届全运会邮票中运动员形象的描绘, 则采用的是白描、线描或剪影的写意手法。两者之间虽有较明显的区别,但都较好地表现了体育健儿在竞技场上奋力拼博的精神风貌,这也是此类题材邮票较常用的表现形式。

第五届全运会邮票

第九届全运会邮票
变化之四: 群众性体育运动在全运会邮票中开始崭露头角。 第十三届会运会邮票的第 2 图为"群众体育",表现了群众参与面广的舞龙和柔力球两个体育运动项目。这 在此类题材邮票的设计中不仅是一个重大变化,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彰显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诠释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意义,值得称赞。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要上全运"群众比赛决赛 7 月 2 日在天津拉开序幕。本届全运会首次创新性地加入了 19 个群众体育项目, 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普通体育爱好者都有机会走上中国体育的最高舞台一展风采,感受体育竞赛的快乐。
第十三届全运会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