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权威的不同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和相关的邮票图鉴及著述通常都把1950年2月10日作为“普1”的正式发行日期,因为这是根据邮电部邮政总局1950年2月10日的“为发行全国通用天安图案普通邮票发布通令”。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集邮界涌起一波新中国旧币值普通邮票研究和编组邮集的热潮,仅1993年北京全国邮展和1997年重庆全国邮展就有类似的同题材普票邮集十几部。如下图所示的是“1950年2月8日上海寄北京封,贴普1天安民800元一枚,销上海1950年2月8日戳”,这引起了集邮界高度关注,更有人以此为依据把“普1”的发行时间推定为1950年2月8日或2月7日。
持2月8日观点者则依据已出现的2月8日的挂号实寄封,认为有此实物铁证“普1”首发曰期为2月8日而不容置疑。
经查1950年2月10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向各分局和各邮政管理局发出供字第64号通令“…其面值种类…共九种。近日已开始交货,并由本局上海供应处将800元邮票先行酌发各区邮政管理局,以应当急需…各区收到后,即可开始售用。”而上述的2月8日的实寄封正是“先行酌发”“开始售用”的产物,是邮政部门为解决当时通信急需的临时应变之举。
根据《中国邮票史》第7卷披露的有关印制档案,1950年2月1日上海供应处在赶印这枚邮票(800元面值票为2月1日刚刚调整的国内平信邮资)时,“为应邮资调整的实际需要起见”,就准备印交后立即分发各邮区备用。2月4日商务印书馆开始把800元邮票交货时,上海方面即报告:“邮资调整后各区需票甚急,而本处100元至800元票库存已空,是项800元票已分发各区备用,请通令各区知照。”(见《东区邮政管理局供应处邮第19号公函》)2月9日邮政总局在收到800元邮票票样即以《邮电部邮政总局供应处供字第27/61号函》给上海发函:“为应付各区急需起见,上项普通邮票800元者,可酌发各区应用,并请按下列数量从速配发北京、天津、山西、平原等邮政管理局。”据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普1”的800元面值票,在2月4日第一批交货后即由上海陆续发给各地邮局。之所以如此匆忙发货,是因为2月1日把原先国内平信邮资500元正式调整为800元,各地邮局急需800元面值邮票。上海曾报告“库存已空”,所以邮局在库存见空的窘境中一旦收到邮票极有可能马上发售以救燃眉之急,故在2月10日以前发售这枚800元票并不违反工作纪律。因为毕竟普通邮票是根据通信业务需要来发行的,并不一定受到特定发行日期的限制,这在“中华邮改”甚至大清邮政时期也是如此,从中我们也可看到普通邮票与纪念邮票在发行管理上的不同。
由此可以说:“普1”的800元面值票完全可能在1950年2月上旬已经发售使用,现存的1950年2月8日贴有“普1”800元面值票的实寄封可作为佐证,但超前使用并不等于提前发行,“普1”的正式发行时间还是应以邮电部邮政总局供字第64号“为发行全国通用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通令发布的时间1950年2月10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