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第十四届全国邮展金奖获得者王宏伟和他的《水》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10-11 | 100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01210日至13日,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王宏伟和他的《水》获得金奖。 下面,让王宏伟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组集心得:

王宏伟和他的《水》邮集 

要想编组一部好的邮集,应从以下十个方面考虑:

找准定位

也就是说,你编组一部专题邮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娱自乐还是为了参展?如果是为了自娱自乐,则不必拘束,想怎样编就怎样编;如果是为了参展,那你必须要看指导书,认真学习规则,严格按规则去编组,而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理解规则

规则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参加竞赛,规则就是我们编组邮集的指导书、圣经。前提条件 就是你要参加全国邮展,那在编组邮集当中就要遵循规则。规则要求我们怎样做,我们就怎样做; 规则限制的,我们就尽量去避免,有争议的要尽量绕开,一定要在规则要求的范围内去做。比如说规则要求素材多样化,我们就尽可能多地选择素材,所以不要一提规则就抵触,规则说要这样 做,我偏不这样行不行?你只要想参加全国邮展,就要遵循规则,就要把规则理解透。但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规则也是人制订的,事物又是在不断发展的,规则中有某些条款可能不适合我们, 怎么办?那我们就要理解规则,规则要求的,我们就照办,规则当中有争议的,我们就尽量避免。

 

慎重选题

编组一部邮集参加全国邮展,要有一定精力的投入、财力的积累。就目前的情形来说,要参加全国邮展,没有一年左右时间的准备和花费购买五万元以上的素材是不行的。所以在选题时一 定要慎重。那么怎样选题呢?我认为有五个原则:

 

()结合自己的工作。我是干什么工作的,就选什么题。比如我是采油的、或是炼油的、搞 化工的、天燃气的等等,那么就选一个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如《石油》、《天燃气》⋯⋯等等。 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编组邮集,除了要搜集很多素材以外,还要掌握大量的专题知识。专题知识从何而来?如果选择了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专题知识问题 则迎刃而解,因为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例如河北廊坊的柯愈劲先生,他搞了一辈子石油和天燃气, 因此他选择编组了一部《石油与天燃气》邮集,这部邮集在 2006 年全国德胜杯邮展上获得了金奖; 2006 年莫斯科世界邮展上获镀金奖; 2008 年南昌全国邮展上又一次获金奖。这就是工作与选题一个完美的体现。

 

()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有什么兴趣,就选什么题目。喜欢钓鱼,就选个钓鱼的题目;喜欢打球,就选个打球的题目,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以兴趣工作的,结合自 己的兴趣选题,在编组邮集中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同时也会做到事半功倍。

 

()选别人没有选过的题目。选别人没有选过的题目,更能做到事半功倍。因为一个好的题 目,就是一个新颖的题目,一个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题目。试想一下,如果邮展中出现多个同样题目的邮集,虽然各有所长,可以相互比较、借鉴、竞争,但其趣味性则大打折扣;但若选一个在全国邮展中从未有过的题目,则可使人眼前为之一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2008 年南昌全国邮展上有一部《心态》邮集,这个题目在以前全国邮展上从未出现过,所以大家在看 这部邮集时就感到眼前为之一亮。虽然这部邮集有很多不足,但这个新颖的选题的确为这次邮展增添了许多色彩,从而也使这部邮集的曝光率大为提高。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所选择的题目以前是否出现过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做一个邮展目录的搜集者, 1983 年首届全国邮展 开始,将历届全国邮展目录收集、查询,从这些目录中进行筛选,看哪些选题是从未出现过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是要下功夫查阅大量资料的。

 

()选有大量邮品支持、特别是有大量早期邮品支持的题目。如何理解这一点呢?比如说选择 了一个《蚊子》的题目,虽然这个题目很有趣,以前也从未出现过,但其邮品很少,早期的邮品 就更少。所谓早期,一般是指 1900 年以前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举例来说,你要搞一个《彩色电视机》的选题,彩色电视机 1968 年才出现,那么你上哪去找早期邮品呢?虽然你可以说我能拓展,我说彩电的机壳是木头的,木材有早期邮品,但这很牵强。因此,选一些没有大量邮品支持的题目是不成功的。

 

()尽量选择一些适当的题目。怎样理解适当”?“适当就是选择一些较的题 目。因为我们的精力、财力都有限,而用五框邮集展示无穷的东西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到多少才合适呢?这就要看你的理解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例如你要选《飞机》这个题目感觉有些大,那么就缩小到《直升飞机》,而这个题目就很好,用五框邮集足以说明问题。

 

以上是选题的五个原则。如果充分理解这五个原则并按此去慎重选题,那么一定会选出一个很好的题目。在这里要强调慎重二字。集邮是一个业余爱好,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如果把集邮当做工作中的唯一动力,生活中的唯一手段,那么在处理集邮与生活关系时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有的集邮者说自己多么痴迷集邮,这些年来把大量资金全部投入到集邮当中去,到现在仍家徒四壁。这样对吗?对他个人来讲也许是对的,但作为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有妻子儿女,你 把资金都投入集邮,是不是太自私了呢?是不是对家庭的一种不负责任呢?所以在选题的时候要考 虑综合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如果家庭很难支持你投入五万元编组邮集参加全国邮展,那你就要 滇重考虑,选一个小一点的题目,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如果你非要选一个大题目,例如选 一个《黑便士》方面的选题,虽然选题很好,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受到 一定的影响呢?另外,集邮是一种业余爱好,因此你只能在你的工作之余去搞。如果你占用了工 作时间,这就会导致你本末倒置,不仅影响工作,还会影响你的仕途。所以在选题的时候要慎重, 要考虑综合因素,包括家庭、工作等等。

 

那么我为何选择《水》这个题目呢?一是结合我个人的兴趣,二是由感而发多年来,我除了 喜欢集邮之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痴迷的长城爱好者。工作之余经常自费去长城。多年来从 山海关到嘉峪关,重点长城都已跑遍。在此期间感触颇深,一是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长城而深 感敬佩,同时又对长城两边的故乡深感忧虑。因为长城大多修建在距城市较边远的峻险山区,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长城两边由于地理环境险恶,成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经济发展落后。有一年五一,我去长城杀虎口杀虎口在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这里四季风沙,非 常干燥,并异常缺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难。这触发了我要编组一部《水》的专题邮集的念头,以此来呼唤大家对的珍惜。这就是我选《水》这个专题的原因。

 

斟酌前言

一部好的邮集要有一个好的前言,而一个好的前言则可为邮集增光添彩。什么是好的前言?2001 年南京全国邮展,我的《水》邮集前言是这样写的:“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质都依靠它生存。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除了用来维持生命外,人类还学会了许多方法利用水来改善生活。但是,请不要以为水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加以爱惜,那么,那些 我们大量使用,清晰甘甜的水有一天也许会消失贻尽。这样的前言似乎很全面,但缺少特色。

 

经过多年的斟酌,现在《水》的前言是这样的:

 

——

既无形,又有形;
既无色,又有色;
既无味,又有味;
既无情,又有情。

 

前言为什么这样写呢?水是无形的,它可以到处流而不受约束,当它装入容器或成为固体时却又是有形的;水既是无色的,当加入一定的颜料或冲洗物体后则又是有色的;水是无味的,但被加入其它东西或被污染后就有味了;水是无情的,如果我们不善待大自然,就有可能造成洪水泛滥,当洪水爆发时则彰显其无情,而雨露滋润时却又显其有情。所以,我用这几句辨证的话来撰写前言。

 

因此,要编组一部好的邮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前言,一个有特色的前言。优化纲要 纲要是整部邮集的灵魂。纲要后面的贴片一定要按纲要走,要前呼后应。要根据所讲的故事, 按章按节进行细分,该设章节的就设,没有的就不设,切忌一个贴片一章或一个贴片一节。

 

 素材多样

一部好的邮集要尽可能多的搜集素材,使素材多样化。那么都搜集哪些素材呢?

()邮票。不但要搜集早期的、品相好的邮票,还要搜集样票、变体票、漏印、折白、齿孔 位移⋯⋯等等;

()封片。尽量选有邮政意义的封片、早期的封片,并尽可能的选 A 级图案的邮品。什么是 A 级图案的邮品?有种说法,将邮品分为 ABc 三级。所谓 ABc 分级,就是按信息所占画 面的比例。比例最大属 A ,次之为 B ,最小为 c 级。比如说邮品的画面是人头,而所需要的 专题信息就是人头,这就是 A ;如果所需要的专题信息是人头,而画面上的人头戴着帽子,这 就是 B ;如果我们所用的是帽子上的一朵花,这就是 c 级。现在已不太提倡这种做法。不管是否提倡,我们在选素材时还是应该尽量选 A 级图案的邮品,但同时也可以选 B 级、c 级的邮品, 这说明你有研究。例如张巍巍的邮集《昆虫》,其中就选了一枚帽子上有一个蜜蜂图案的邮票。 所以我们对素材的选择,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们鼓励大家多用素材,对有争议的邮品,只要规则中没有明确不让用,你就可以上。要多找新颖的素材,例如史前封、漂流瓶邮件、比属刚果邮资片、胜利邮件、灾难封等。

 

()邮戳、邮资机戳。过去我们对邮资机戳认识不够、不注意,使用也很少,但现在又使用 的过多、过滥,因此要注意适量。另外还要作一些版式研究,即专题邮集传统化,但不要过多, 一部邮集中有一、两处足矣。

 

()早期印花税票单据。早期印花税票单据是专题邮集的边缘素材,可以用,但不要多用, 特别是要在印花税票单据当中要找一些不可替代的、特殊的、有重要信息的单据。我在《水》专题邮集中就使用了民国时期收水费的单据。边缘邮品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目前找不到替代邮品,并 且能自圆其说。

 

()小本票。小本票全身都是宝,但在制做邮集时,小本票当中的邮票最好也要展示。一些 集邮者以为小本票中的邮票与主题无关,没有用,就不展示了,这样是不可以的。

 

()邮票代币。邮票代币也是评审员看好的东西,但这也是边缘素材,可用,但不可多用。 ()母模印样。母模印样虽然较珍贵,但也不要过多的使用,适可而止。 ()画稿。目前画稿假的不少,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总之,要尽可能多的选择素材。

多写知识 一是专题知识,二是集邮知识。要根据你所讲的故事,根据所选的素材,尽可能的多写知识, 但要合理,恰如其分。

 

逐渐珍罕

为什么说要逐渐珍罕呢?因为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可能经济实力达不到,现在好些了,就可以 逐渐找一些好一点的珍罕邮品,将原来的替换下来,逐渐提高邮集的档次。至于邮品的珍罕与否, 也不是全凭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主要还是看收集的难度和与邮集主题的相关程度。

 

完美品相

我们在选择邮品时,要尽量选择好品相的邮品,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对品相稍差点的邮品,可采取修补、裁剪、遮挡的方式,以确保品相的完美,但一定不能做假。


均衡外观外观在邮集评审中虽然只占五分
,但这五分是不用你花钱的,只要用心仔细去即可,所以外 观一定要美观、均衡。什么叫均衡”?就是邮票、封、片、卡、戳等在邮集中要分部均匀,不 能说这个贴片全是票、那个贴片全是封。所以在制作邮集时不要一片片的作,而是要一框框的作, 16 个贴片全摆好,然后布置素材,看是否均衡,摆好后再作。目前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或评 审员认可的观点,即在一个展框当中,671011 这四个贴片是评审员要看的重点,因此在展 示素材时,最好把重要的、较好的、能说明问题的素材放在这四个贴片中,但这也不是唯一标准。

 

另外还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即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在第一页可以不用最重要的邮品,但我认 为一定要用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邮品(当然也可以用非邮品),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我这部 邮集中,第一个贴片是用的 1919 年贵州省贵阳府的一个通令,该通令说的是龙至思一带因水 涨无人开舟,致使邮件延误”,这就是我所要的信息,所以我就把它放在第一页,并在字 旁放一箭头。在这里要说一下箭头的使用方法,箭头是起辅助作用的,箭头不是邮品,在使用时 不要让它喧宾夺主,箭头不要太红、太长,不要夺人眼目,能让人明白即可。最后一个贴片,虽然素材不多,但却煞费苦心。其中马尔雷迪封放倒了,这不是大意疏忽放倒了,而是有意倒置。 为什么呢?在这张贴片上用了两枚票,一张是有绿色的,一张是无色的,所讲述的是:“如果有一 天,因我们未保护环境而使世界失去绿色,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标本,整个世界会因此而颠倒 了模样。并在最后用一个邮资机戳我们要保护水来点题,结束整个故事。所以,最后一个贴片一定要扣紧主题。

 

以上从十个方面叙述了我在编组《水》专题邮集中的体会,部分是自己的创新,部分是借鉴, 部分是探索,望能给集邮者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