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面貌新,范围广,水平高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10-11 | 101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012 10 日至 13 ,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浙江省集邮协会、省邮政管理局、 省邮政公司承办的 2010 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贤足、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浙江省副省长王建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徐建洲出席开幕式。冯新生为邮展明信片揭牌。

 

本届邮展旨在迎接明年将在江苏举办的中国2011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全面检阅我国近年来邮集发展水平,促进集邮文化的普及,综合提升集邮水平,推动集邮事业的持续发展,选拔参加中国 2011 亚洲邮展的展品。邮展包括非竞赛性和竞赛性两部分。非竞赛性展品有荣誉类和评审员类。竞赛性展品有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邮政用品类、航空集邮类、航天集邮类、 专题集邮类、极限集邮类、印花税票类、青少年集邮类、集邮文献类、一框类、开放类等12个类别。邮展规模为 1200 展框,展品由 31 个省(区、市)集邮协会和石油、航天、煤炭等 8 个全国行业集邮协会选送,展出邮集展品 303 部、集邮文献展品 85 ,包括曾获得世界邮展大金奖及金奖的4部荣誉类展品。评出大金奖2部(孙蒋涛《东北解放区邮票》、傅骥《中南解放区邮票》)、金奖12部、大镀金奖47部、镀金奖74部、大银奖66部、银奖50部、镀银奖32部、铜奖13部;评出一框类金奖8部、镀金奖26部、银奖34部、铜奖7部;评出开放类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1部。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第十四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对于专题类邮集,李伯琴总结了三个特点:

 

一、面貌新

此次参展的 109 部专题邮集中,72%是新人制作的新邮集。如高路的《嘴》、刘彦生的《探索世界文化遗产》、吴凯的《手》、许兆滨的《蜜蜂》、王晓丹的《摄影》、肖永华的《桥梁的社会角色》、徐弛的《帆船赛艇运动》、陈其生的《陶瓷兄弟小传》、林道严的《铃铃⋯⋯自行车来了》、 孔东明的《电》、马卫东的《走进石油》、叶冬梅的《椅子,不仅只是坐具》、韩亚林的《防止偷盗》等,都是新人新作。林道严仅二十多岁,展品拓展独特,视野开阔,把自行车的功能和未来等各个方面编成故事性强的邮集,首次参展便获得大镀金奖。高路的《嘴》选题独特,纲要有序, 从嘴的结构、重要器官、神奇的工具、嘴的合作者等,一气呵成,逻辑性强。在神奇的工 具一章中,嘴表达感情、喜怒哀乐、接吻、嘴可作用等,引人人胜。而且展示了不少难得的邮品, 1900 年以前的素材就有近 20 ,这次获得 87 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

 

二、范围广

这次专题类不仅参展的作者来自 28 个省市自治区,还有来自石油、煤矿、公安、电力、海 员、航天等行业邮协的作者。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26 ,最大的 85 ,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均有。

 

更主要的是这些作者的展品选题广泛,天文军事、动物植物、体育卫生、昆虫鸟类、交通运 输、工业农业、新闻戏剧、石油化工等无不涉及,五花八门。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展品: 顾金花的《月亮》,从如何认识月亮、月亮的自然现象与景观、月下故事、标志徽志、月亮文化 及探索月球等方面来阐述。在浩瀚的银河中,月亮是人类最向往的地方之一,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月亮》的编排很有特点,素材有一定的收集难度。本次邮展虽然题目广泛,但也有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题目。如港口、码头共有 4 部、酒有 3 部、石油 3 部、桥梁 2 部、蜜蜂 2 部、船 3 部、笔 2 部、手 2 部、狗 2 部、月亮 2 部、电 2 部、钢铁 2 部。相同题目好评也不好评,放在 一起比较,从制作收集的难度和集邮知识来评比。他们虽题目相同但从不同角度去展开,有的这部分他比你优,那部分你比他好,这种互补性,使得评分有一定的难度。这次《酒》的展品有 3 ,3 部相差不大。崔炳亮、王俊生的《酒》邮集,素材收集的难度较大,而陈宗立的《酒》邮集编排及拓展好。崔炳亮的《酒》邮集前言写得比较精练:“不分地域,男女老少,人们都非常喜 欢它,它的魅力千古不衰。它能使人兴奋,飘飘欲仙,带有刺激性的奇特的饮料——酒。总结了酒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王俊生以 82 分获得镀金奖,另外两人都以 85 分获得大镀金奖。

 

三、水平高

在这 86 部专题邮集中有 3 部金奖、16 部大镀金奖,31 部镀金奖,沾金者超过 50%。《蜜蜂》 的前言相当精辟,“蜜蜂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保护野蜂,发展养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蜜蜂存在的 重要性讲得非常透彻。《蜜蜂》主题十分鲜明,纲要逻辑性好,研究有深度。有数量可观的珍罕邮品,1900 年以前难得的封片约 30 ,并有较多的变体票、试色印样、设计样稿等,其中有 1891 年尼加拉瓜 38 枚彩色印样邮票,目前仅发现一套。制作也属上乘,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因此, 获得金奖(91 )加特别奖。

许兆滨的《蜜蜂》邮集
许兆滨的《蜜蜂》
许兆滨的《蜜蜂》
许兆滨的《蜜蜂》
许兆滨的《蜜蜂》邮集

《狗》展品 2002 年获得全国邮展镀金奖后,此次重新编组,一亮相 便吸引了评审员和观众的眼球,制作美观,集邮知识和专题知识也很丰富,有研究深度。尤其是 1729 年奥地利查理六世亲笔签名的信,当时分为五个公国,每个公国都有一个火漆封,其中一个 是有狗头图案的,十分难得,这次获得金奖。
张国良的《狗》邮集
张国良的《狗》邮集
张国良的《狗》邮集
张国良的《狗》邮集
张国良的《狗》邮集
张国良的《狗》邮集

本次专题类获奖最高分的是王宏伟的《水》
(92分加特别奖)《水》是在 2009 年洛阳世展上获大镀金奖的展品,这次从五框变为八框,常常被认为 是个。《水》首先确定把展品编成一部集邮版的百科全书,这样一来有丰富的早期邮 资票品可以选择。除了邮票设计图稿、变体票外,还增加八组的版式研究。并在最后一个贴片, 用一枚眼角流下一滴泪的邮票来结束。警告:不要再浪费水,否则我们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另一部五框变八框的邮集《钱》,也下了很大的工夫,积极投入,这次获得 89 ,大镀金奖, 说明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这次有些展品,改变以前参展的名字”,但纲要没跟上。如《心脏》,原来是《呵护心脏》, 改变后 5 章中 4 章讲述心脏病,界定题目后,纲要不要偏离。又如《煤是双刃剑》,其纲要 5 16 ,但是只有第 3 章第 4 ,讲环境污染,整部展品章节不够平衡。还有些邮集选题不易找到 适用的素材,如《健康管理》、《健康保险》这种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题材,缺乏直观的邮品, 只凭意识上的思维去做邮集。专题一旦选定,接踵而来的是素材的适用。还有《人民的胜利》展 品,讲述日本挑起甲午战争开始到二战中国的抗日,从欧洲第三帝国诞生到侵略政策,多国沦陷,从苏联卫国战争到第三帝国、日本帝国的灭亡,“战线拉得太长了。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40 年代,内容交叉,章节太密。若精减一下,只讲欧洲战场,更突出主题。还有《劳动者之歌》这类题目较为空泛;“劳动风范劳动领域劳动保障劳动成就劳动快乐等章节,需要的邮品难找,切题珍罕邮品更难找。如果有可能,建议改为《劳动的历史》可能比前者更好些。

 

有的展品对题目、前言、纲要这 1~2 页重视不够,有的随便打两行字,下面就排列纲要章节。前言和纲要评审时要给 15 分的,若在珍罕素材硬件不如人,就应该在纲要、前言等软件方面下工夫,不能丢分。

 

 本次邮展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三年前镀金奖的展品,如果不作改动,增加邮品,那么在本届邮展上只能获得银奖的成绩。可喜的是,我国拥有很大的获奖群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在国际邮展上成为争金夺银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