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第十二届全国邮展展品点评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10-08 | 80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84月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邮展评审委员会依据 FIP ACPF 制订的集邮展览评审规则、指导要点及本次邮展评审特别规则,共评出一等奖 30 部,二等奖 86 部,三等奖 65 部;一框类邮集评出一等奖 8 部,二等奖 46 部,三等奖 42 部;另评出证书 9 部。李伯琴现仅就专题类、极限类、青少年类及一框类邮集进行点评。这 4 类邮集共计 650 ,占全部邮展框数的 65%。从邮展总体水平而言,作为新人新作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其中一些新创意、新构思的邮集,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邮展专题类大部分都能按评审规则去制作,纲要较规范,有逻辑性,绝大部分邮集专题信息都比较完整的表达。普遍重视外观和珍罕性,但大多数集邮知识研究比较欠缺,珍罕性很突出的太少了,适用的素材选择不够,不切题。

姚泽田的《心态》是一部有创意的专题邮集,表达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概念,通过大量邮品 来说明心态在时刻左右你所说的、所做的和想说的、想做的,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或 能把你推向成功,或能把你引向失败。第 3 畸形的心态各异”,包括唯恐天下不乱消极心态攀比心态等。在表现唯恐天下不乱心态时采用了二战意大利免资军事明信片——主图画面有烧杀内容,“杀人的魔团用一枚奥斯威辛集中营红十字会转寄的邮资片,又用 1938 年有希特勒头像及德国军徽主图为德国地图的邮资片表现德国法西斯想独霸世界而发动的战争⋯⋯当然这个题目很大,从邮集来看,有什么邮品就加一个说明,显得较乱,而尚缺逻辑性。把纲要可以做得更好些,心理上的东西,在主图上反映,有些并非直接的内容,拓展要更合理,不能牵强,整部邮集的选题能给人们以启发,深思!但以高水平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罗继烈的《钢铁巨鲨——潜艇》主题内容较窄,属于小题目大作品,珍罕性较突出,纲要较合理。如果拓展加上潜艇的眼睛”——潜望镜和潜艇的敌人”,如深水压力、鱼雷、驱逐舰、深水炸弹等,会更好一些,这说明这部邮集还有发展空间。

郑城的《鱼》的外观较好,纲要连贯流畅,且拓展中能体现专题邮集的故事性,邮品有一定珍罕性。 如 1841 年巴西手写邮资的马车寄送邮件,销的正是鱼形戳,但这部邮集的前言写得较平淡。

潘南鹏的《水之韵》邮集的纲要合理,逻辑性强。如水多了不成(泛滥成灾),水少了更不成(干旱),脏了更难办(污染),这部邮集的知识丰富,个人对素材研究的较突出,制作的也较规范。

黄国建的《帆船》其题目范畴小,特点突出,处理得清晰有序,较好地选择适用素材,但拓展不够,邮识及珍罕程度有待于提高。

本次专题邮集普遍存在如何选择适用素材方面做得不够,如用老的明信片(贴票),用其片上 图案,实为无效信息。出现多件人为的集邮封;将复制品放大,单独使用来说明其上面邮戳的信息;说明文字与邮戳上的时间不对,尤其是一个纲要分布在两个贴片上;在前言页及纲要页共选用三枚邮资片。一些邮集的纲要很不均衡;小节的数量太多,还有的邮集将航空邮集变为了专题 类邮集,邮品的素材不适合专题使用,这些都有待于改进提高。

本次邮展 23 部极限邮集中,总体来看重视了珍罕的程度,编排规范,明信片、票、戳三位 一体的和谐做得较好,外观清晰美观。比以往极限类邮集普遍有所提高。李宏的《拉丁美洲》、孟宪利的《建筑顶部造型》、郑炜的《自然之石与人文建筑》、王远震的《胡须》等邮集,所采用的极限片在 1946 年以前的占 60%以上。《拉丁美洲》所有的极限片都是 1946 年以前的(其中 1894-1940 年的有 147 )。但该邮集的编组基本上采用拉丁美洲有什么早期片就在纲要上列个标题,没有把纲要明确按一种思路去编组。其副标题加上“1894-1946 ”,这种按邮政历史的标注值得商榷。《自然之石与人文建筑》 的标题是否可简单和意思更集中些,自然之石难道还有不自然之石?而且本邮集已界定时间为 1900-1969 年。另外纲要不平衡,整部邮集一枚贴片一节的共有 22 页之多,可适当地调整合并。《建筑的顶部》实际上就是屋顶,按专题编排较好,从外形特点耐久性,支撑系统,艺术 风格,结构变化以及造型与人文概念,有逻辑性,有研究深度,制作也较美观,只是从珍罕难度上还要加强。与这部邮集相似的有《欧洲建筑艺术史话》,该邮集也有较多的早期片,制作较好, 让别人看着舒服,但是其前言部分写得太多, 800 多字,而且纲要做得不够好,每一框仅介绍 早期建筑,重点艺术没表达,更没有有机的连接面史话。《胡须》前言简单明了,但分类不够 科学,给人感觉有胡子的男人都可收入其中,有什么邮品就设什么章节,但本邮集有较好的趣味性。梅海涛的《邮递员培训日记》题目及内容都较新颖,通过邮递员所接触过邮政及生活中的内容,以培 训的形式表达出来。既不按地域,也不按专题或时间顺序组集,而用培训的传记式来处理, 给人以清新之感。此外《人体雕塑》、《人类文明的伟大跨越——桥》、《石雕》、《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等各有其特点,也是较好的邮集。

但是有些邮集题目内容较平淡,大多数片为制作又低档的东西多,还有争议的地方,用清朝末期的明信片而贴20世纪80年代的票,采用20世纪90年代的戳,这不是好素材。有的邮集采用梅兰芳的小型张,把中间的票取下来,制成极限片,这么珍贵的小型张,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