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2006 年全国邮展获奖邮集综述:开放类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10-07 | 104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6630日至74日“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全国集邮展览”(山西太原),为第11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王宏伟作为评审员参与了此届全国邮展的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记录了大量笔记,并在评审结束后对各类邮集进行了认真观摩,特分享如下:

 

开放类邮集原有14,由于柴长清的《华夏港口》邮集中没有一枚非邮品,不符合开放类邮集的编组要求,将其转移到其它类别评审,故开放类邮集实有13部。其中获得一等奖3部、 二等奖3部、三等奖7部。

 

在开放类邮集评审规则中,“处理和创造性40,其中创造性25分。获得一等 奖的《志愿军战士的回顾(作者李至善)和《大寨(作者李建伟)都获得了22分。素材的新颖性15,《志愿军战士的回顾》和《大寨》都获得了13分。收集难度5,《志愿军战士的回顾》和《大寨》获得的分数同为4分。

 

《志愿军战士的回顾》邮集的作者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他在邮集前言中说:“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我参加了抗美援朝。50 多年过去了,难忘当年血与火的洗礼,永远铭记战 友以生命和热血铸造的胜利。该邮集中展示的素材多是在激烈战斗和恶劣环境中收集、保存下来的。一封加盖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戳记的实寄封,是作者在步兵学校受训时写的第一封家信,信中了表达杀敌报国的心愿。作者在爱在战火中章节中,展示了从战场寄给妻子的礼物──用美军防弹衣尼龙残片做的蝴蝶工艺品以及妻子从家乡寄来的针线包,上面绣着英勇杀敌字样。

李至善《志愿军战士的回顾》邮集
《志愿军战士的回顾》邮集
 


同样一部表现抗美援朝主题的邮集是孙汉英的《抗美援朝》,获得二等奖,其素材的丰富程度也很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通行证,有在战场上发行的《志愿军》小报,还有美军战场 求救信号包装袋等。邮集中展示的一枝刻有和平鸽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金笔,让参观者似乎感受到了昔日战场的硝烟。

 

对于经历过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的人来说,“农业学大寨是那个年代标志性的记忆。 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辉煌的大寨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所幸的是,一个有眼光、有毅力的集邮者用邮集为我们将过去的岁月挽留了下来,这个集邮者就是山西集邮者李建伟。在人们纷纷 将与大寨有关的物品丢弃的时候,李建伟来了,别人不要的他统统都要,此举成就了李建伟, 也成就了大寨邮集──山西省政府 1956 年授予大寨领头人陈永贵(1915-1986)的劳动模范奖 状,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陈永贵使用过的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大寨作为我国农业战线一面旗帜而驰名中外,作为一种精神,它曾激励前辈,作为历史,它将启迪后人,《大寨》 邮集用大量实物,重现昨日了的历史,成为那个岁月最真实的记忆。《大寨》邮集所展示的素材不仅打动了集邮者,也打动了评审员,评审员不仅将一等奖给了该邮集,也将特别奖给了该邮集。

《大寨》 邮集
 


大寨成为山西人独有的宝矿”,同在山西,张兴国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编组了《平遥古城》,宋富也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编组了《云冈石窟》。由此可见,编组开放类邮集可开发自己身边的资源。此届全国邮展展出的大庆智玉琨的《创业》,西藏林晔的《走进西藏》,河南付治水的《牡丹》,即是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