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定于2017年9月17日发行《科技创新》纪念邮票一套5枚,图案内容分别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一号”科考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看到这5个不明觉厉的科技名词,你可能会问:这5个神器都是什么黑科技?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俗称“超级天眼”。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生动描写一个指向太空的射电天线阵列,其寻找地外智慧生命的神奇功能令无数科幻爱好者浮想联翩。而处于我国贵州的山区洼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目的是为了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探测星际分子、观测脉冲星、搜寻星际通讯信号。
所谓中性氢,就是宇宙中未聚拢成恒星发光发热的氢原子,是一个质子加一个电子,中性氢云团的运动反映了早期宇宙的蛛丝马迹。“天眼”观测中性氢信号,就可能获知星系之间互动的细节,甚至发现第一代天体以及宇宙漫长发育历程的线索。如果足够幸运,地球上的人类将通过“天眼”探知宇宙起源秘密,同样也能据此分析宇宙的未来。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
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
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量子科学绝对高冷。但当它与信息技术相连,就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物理王国里,量子理论是一个“百岁的幽灵 ”,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处在多个位置,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即使相距遥远也具有“心电感应”,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会瞬时发生相应改变...... 正是由于量子具有这些不同于宏观物理世界的奇妙特性,才构成了量子通信安全的基石。在量子保密通信中,由于量子的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和测不准的特性,所以一旦存在窃听就必然会被发送者察觉并规避。为什么取名“墨子号”呢?这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他最早提出过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
“探索一号”科考船。2016年8 月 23 日, “探索一号” 万米级深海科考,载誉归来。作为深潜器的工作母船和工程试验平台,“探索一号”科考船上建有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冷冻样品库等 10 多个实验室,能同时搭载 60 名船员、科学家及潜航员。 此次它执行了 84 项装备试验及科考任务,其中三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万米级深海装备 5五次超过万米深度,取得了一大批珍贵样品和数据,“标志着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渤海粮仓”这个涉及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旨在依据“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创高值”的粮食增产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土地资源、咸水资源、降雨集中和充足的光照资源, 以及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重点突破区域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2017年6月1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公布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第三次出现在全球超算 500 强榜单榜首的位置,实现三连冠。 国际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文广形象地介绍说:“这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地计算32年;如果用 2016年生产的主流笔记本电脑或个人台式机做参考,‘太湖之光’相当于200万台普通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