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13至22日, 第二届全国集邮展览在北京举行, 共展出144部600框展品, 林崧《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华东区)》荣获金奖。
林崧(1905-1999),字肩宇,原名林启森,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我国妇产科病理学奠基人之一,全国政协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评定的一级教授。林崧的“邮门”生涯,可以算得上穷尽了一世的精力,从1936年开始集邮,直至1999年仙逝,“集邮”贯穿了长达63年的悠悠岁月。
毕业于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后,林崧出国留学,先后到过德、英、 美等国。他回忆说:“我是1936年随医学院谢和平教授一起出国的,那时坐的是货船。谢和平教授是个老集邮家,每到一个港口停船时谢教授就利用别人上岸游览的时间,去收集邮票。他的这种 爱好深深地感染了我。从这 年开始,我就开始集邮了。我 买的第一套邮票是希特勒执政 时期在德国举行的冬季奥林匹 克运动会纪念票。此后几十年的 医疗事业中,我除去钻研业务外,经常利用一部分业余时间,把集邮作为自己的爱好。开始是不懂得集邮,因此不分国别和新旧 ,只集一般的邮票,也缺乏专题思想。但当时所收集的邮票,也有不少成了稀有的珍品。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水平的提高,感到邮品真是如同汪洋大海,集不胜集。”
林崧的邮品中,最为经典的是解放区邮票。他说道:“那时候集解放区邮票并不是易事,既困难,又危险。困难的是,当时交通不便;危险的是,如果让国民党知道了,就被说成‘通共’了。记得那时从解放区给我寄来的信,看完了我马上要撕掉烧毁,根本不敢保留。” 有一些邮品,甚至是林崧偷偷地从一些邮票商人或是从朋友那里买来的。除此之外,“解放区发行的邮票极不统一,小到一个县都可以独立发行邮票,一次版本很多,有时是真假难辨,这就是在冒着政治风险之外,还要担当经济上的风险,虽然解放区的邮票在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条件下,纸张和印刷质量并不怎么精美,但我觉得很珍贵,很稀罕的,物以希为贵嘛。”尤为难得的是,林崧的解放区邮品,不乏当世珍品,像1938年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临时邮政”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1940年山东战邮清河区五星图深棕色五分邮票,1942年山东战邮总局发行的红色地图一圆邮票,1945年苏中五分区的楷字“平”、“机”、“快”邮票等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邮展,屡获殊荣。1983年“第一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他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华北区)”邮集获金奖 。1984年5月,他的“华北区邮集”又荣获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邮展颁发的一枚造型别致的大银奖章。198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他的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东区邮票”邮集是用180张贴片,以传统方式编排的邮集,集中收集了几乎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各边区、解放区的邮票及部分实寄封和邮政史料,引起了中外集邮家的浓厚兴趣,其中有几枚被公认的珍品。现介绍如下:
一.山东战邮清河区五星图深棕色五分邮票,这枚邮票是1941年3月,山东省北部渤海清河区首次成立“战时邮政”后于6月间发行的,目前只发现两枚,一枚林崧收藏,另一枚浅棕色为中国邮票博物馆保存。
二.1935年中华苏维埃邮政红军战士图邮票半分,存世仅见此一枚,系极具革命历史价值之珍贵文物。
三.山东战时邮政普通邮票推轮图1角(绿)。1951年《近代邮刊》第六卷第九期曾刊登此枚邮票之图文,罕见。
四.1945年苏中区五分区无面值邮票红“平”绿图(杨目EC302)、绿“机”字红图(杨目EC303)二枚全。印有分剪线,无齿孔,均销红色“A五”小圆戳,此销戳票未见任何文献著录,为目前所仅见。
林崧的其他邮票藏品罗列如下:
1985年11月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提供两部中国邮集,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国际集邮展览”,林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邮票”邮集,荣获国际大银奖。1989年5月,他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参加“保加利亚世界集邮展览”获大银奖。同年7月该邮集又参加“法国世界邮展”又获大银奖。1996年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他的“华北人民邮政”荣获大镀金奖。1999年8月,北京“中国99世界邮展”,他的“华北人民邮政”邮集,以90分的高分荣获金奖,为他集邮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