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计划于1968年发行的“大一片红”以920万元的价格落槌,“全面胜利”邮票四方连以667万元成交价,这些未发行邮品为何如此风靡, 屡创天价。
众多集邮爱好者都知道,《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首都名胜·天安门》、《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京剧脸谱》、“军人贴用” 蓝色、《全面胜利》、《一片红》、《黑题词》、《大蓝天》,它们合称“新中国十大珍邮”。下面,我们细数一下这十大珍邮以及他们撤销发行的原因。
《一片红》。“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民崇尚红色,红色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文化意义,甚至有人认为红色是唯一革命的色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诞生了。它的设计者是著名邮票设计大师万维生先生。为了庆祝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革命委员会,万维生设计了这枚邮票。初定方案为横票,尺寸是60乘40毫米,面值计划出8分和22分两种。因为当时设计稿送审程序很复杂,所以采用先制版打样再送审的办法。送审稿经中央领导审阅后,认为横票过于复杂,建议简化画面,缩小尺寸。万维生依据建议,又改画样稿,于是便有了30乘40毫米的紧缩版。所以有了“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两种打印版本。“大一片红”图案里勾画了一幅红海洋示意图,是一幅画卷而非地图,也不是人们现在见到的票样,当时的图案是毛泽东和林彪向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革命群众挥手致意,背景是红旗旗海和悬挂在气球下的标语口号,图案下方书写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的字样。这是设计的第一稿。
后来,万维生对这一稿进行了修改,将毛泽东、林彪的图像改为工农兵,其他部分基本没变。修改后,又打出样稿,于1968年10月8日以邮电部军管会的名义向当时的副总理李富春作了汇报。李富春当天批示:请邮电部军管会送中央文革审查。可是,这份报告并未送到“中央文革”,而是辗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中,周总理对此邮票作了批示,要求进一步修改,于是便有了“一片红”第二稿,俗称“小一片红”。
后经邮电部审查批准,决定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但有些地区却提前几天发售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陈潮于1968年11月23日在单位门前的邮亭买到几枚,发现邮票上的地图不准确,当即向出版社领导汇报。出版社领导当即打电话给邮票发行局军代表,未引起重视。接着,又向中央文革反映。中央文革马上打电话给邮电部。当日,邮电部打电话通知邮票发行局革命委员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图案有问题,赶快给各省通知,不准发行,把票扣下,由省管局集中保存。发行局也立即给各省邮电管理局打电话。同时,邮电部军管会也向各省局发电报: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地图不准确,请立即收回封存,已经出售的要尽可能设法收回。
在撒消发行之后,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考虑过重新设计《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12月15日,邮票发行局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向邮电部通信组请示:一片红邮票不再使用地图,改用我国国旗。邮电部经过办公会议讨论,提出:不用国旗,票面应是蓝蓝的天,红红的地,光芒四射等意见。但终因事过境迁等原因,此票终未发行。
1968年12月21日,邮票发行局向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发函:退回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退回的邮票,由邮票厂进行了销毁。12月25日,邮电部和外交部叉联合向周总理写了关于此事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提到:北京市邮局自行提前发行了邮票,并售出500多枚。地图上的错误在于根据1964年以前的地图绘制中缅、中蒙、中不边界,画法不准确;属于我国领土的南海诸岛也未表示出来。
《黑题词》。1968年, 邮电部计划在10月1日发行《毛主席给日本工人朋友们的重要题词》邮票。票面上为毛主席1962年9月18日的题词手迹, 面值8分, 红底黑字, 集邮界俗称“黑题词”黑题词邮票。在邮票发行前夕的9月27日凌晨, 正在值班的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负责人突然接到国务院的紧急通知, 立即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一个有关宣传工作的会议。会议最后由周总理作总结, 主要讲了如何正确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强调不能把各种物资都印上毛泽东像和毛主席语录。讲到邮电方面, 周总理指出邮电部军管会发通知要求工厂的机器面板上钉语录牌是不对的, 这不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周总理接着说道“邮票还是要发行的, 人民还要进行信件交往,要指导如何设计好邮票图案, 并报中央文革审查。”邮电部军管会丝毫不敢怠慢, 随即讨论决定了贯彻执行的紧急措施。措施中有关邮票方面的有今后不准在邮票上印毛泽东画像、语录和诗词;已经印刷未发行的邮票停止发行;已经发行的可继续使用和出售。并在9月27日当天用加急电报通知各省、市、自治区邮电部门撤销原定在10月1日发行的《全面胜利》和《毛主席给日本工人朋友的重要题词》邮票“请立即停发, 接电后速全部退回北京邮票发行局革委会。”
《大蓝天》邮票。1967年, 邮电部准备发行《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邮票1套4枚, 集邮界俗称“大蓝天”,发行日期定为1967年10月1日。大蓝天这套邮票的图稿于1967年8月10日上报中央文革审批。中央文革宣传组于8月21日电话通知,第一图没有意见, 对其他三图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并告之, 修改后即可印刷, 不必再送阅。邮票发行局的具体经办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于是在邮票三、四图印出样张后, 于9月18日将邮票印样函报中央文革宣传组审阅。9月20日, 邮票设计室接中央文革的电话, 称“井冈山纪念邮票第三、四图如果没有印, 就不要印了如果已经印好, 先不要发行。因为领导同志还没有批准。” 由于事发突然, 于是此套邮票的发行陷入僵局。实行军管后的邮电部于1968年1月25日向中央文革催批发行邮票事宜, 其中第三条提到《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 1967年9月18日报送邮票样张4枚。该邮票是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 现已经过时, 我们拟撤销这套邮票的发行计划。” 1968年8月28日, 邮票发行局请示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 负责人答复“此套邮票不再印行。”该套邮票当时已经印刷出余万枚。在销毁这些邮票时, 第一枚即“大蓝天”
流出了约1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