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邮票上的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09-23 | 1074 次浏览 | 分享到:

1995年,中国邮政发行《孙子兵法》特种邮票一套五枚,在每一枚邮票上,除了绘制了孙子的典故外,还从《孙子兵法》中各自摘录了一句名言。

 

第五枚上的名言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文中,我们就曾经提到过,无论是孙子还是老子,都认为“兵者,不详之器也。” 即使是打了胜仗,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才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读到“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样的词句。更何况,“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样的耗费,有谁能负担得起?

孙子兵法邮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孙子才感叹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一招用的最好的要数张仪。秦惠王去世后,秦武王继位,他对张仪没什么好感,于是张仪开始想着如何“平安着陆”了。他对秦武王说:“我早年得罪了齐国,只要我走到哪儿,齐国就打到哪儿。这样的话,不如把我送给魏国,这样齐国进攻魏国,秦国坐收渔利。” 果然,张仪到了魏国后,齐国发兵攻魏。张仪又对魏王说:“我来让齐国退兵。” 于是,他通过使者拜见齐王,对齐王说:“当年我和秦王定下计策,将我置身魏国,然后引起齐魏纷争,好让秦国坐收渔利。” 这样一听,齐王才知道中计,于是下令撤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张仪这一招可以写在教科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