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国邮政发行《孙子兵法》特种邮票一套五枚,在每一枚邮票上,除了绘制了孙子的典故外,还从《孙子兵法》中各自摘录了一句名言。
第四枚上的名言就是: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文中,我们提过“胜可知,而不可为”,原因在于你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能否战胜对方,则取决于对方有没有露出破绽。那么,如果对方无论如何也不露出破绽,又该怎么做呢?
孙子的建议是:避实而击虚,这一招被他的后人孙膑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魏国讨伐赵国,直逼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原想发兵救赵,可孙膑给的建议是:避实击虚,直接进攻眼下空虚的魏国,因为这时候魏国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围攻邯郸呢。果然,魏将庞涓不得已舍弃赵国、带兵返回魏国,反而在半途中了孙膑的埋伏。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庞涓要撤兵呢?难道不能一鼓作气攻下邯郸?有可能,也许他再努把力,能把邯郸拿下,但是他的前程就一刀两断了。为什么?魏国受袭、魏王召唤,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作主张地继续进攻赵国,这不是拿魏王的性命开玩笑吗?将在外,国君最担心的是什么?不忠。想必庞涓也知道这是孙膑的计策,但是他没得选——明知道是计,也要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