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王妃逝于1997年8月31日,时仅36岁。她的香消玉殒和随之而来的全民哀悼成为英国不可忘却的纪念。
为了纪念戴安娜王妃逝世20周年,直布罗陀邮政特别发行一套四枚邮票,以缅怀这位英国的玫瑰、国民的王妃。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的象征。 尽管现在的国王已没有实权, 但在名义上, 从首相到普通百姓, 全都是国王的臣民。 不仅如此,国王在表面上还是超阶级、超党派的, 是可以为任何人接受的全民族的精神领袖。
至今, 王室在英国仍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任何事情只要打上为了女王的旗号 , 就容易为人接受。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假如询问一位英国朋友: “ 如果你遇见英国首相,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
“ 马上离开!” “ 如果遇见女王呢?” “ 我会请求同她合影。” 在英国, 你可以骂任何人, 但是绝对不能说女王的坏话。 这在戴安娜王妃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自1981年与查尔斯王子订婚至1997年罹难,戴安娜王妃是世界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人们甚至赞许她是“世界上最上镜的女人”。在她的早期生涯中,她的性格往往冠以“羞涩”、“可爱”、“聪慧”的标签,而与她深入接触的人士却知道,她是一个“追随内心”的人。在这一大堆标签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她坚强勇敢的一面,因为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灰姑娘嫁入王室,却能应对自如、不负众望,这一点赢得了英国民众和传媒人士的无上赞誉。
迷人的风采和王室的光环之外,她热衷慈善事业, 对老人、贫困儿
童、单亲家庭、 艾滋病患者、战争受
害者等不幸的人们, 表现出真诚
的关怀, 因而千千万万不同国籍的
人对她的不幸感到哀痛,难怪南非总统曼德拉称她为 “ 英国最好的大使” 、 英国首相布莱尔称她为“人民的王妃” 。
布莱尔说, 戴安娜的“ 个人生活经常遇到麻烦, 然而她给社会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的却是欢乐和安慰” 。
戴安娜的弟弟厄尔·斯潘塞这样描述她的姐姐:“她是一个伟大的姐姐, 如同慈母呵护婴儿般地照顾我。她是一个典型的英格兰女子,却又超越了国界;她集同情心、责任、美丽于一身,却超越了自我。她高洁的个性和亲民的行动足以向世人证明,无需任何皇家头衔,她一样可以成就其特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