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生肖邮票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传承
来源: | 作者:pro61587f | 发布时间: 2017-08-22 | 1176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肖邮票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艺术享受,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熏陶。从1950 年日本发行第一套生肖邮票到现在,60 多年当中,共有127 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3500 多种生肖邮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生肖邮票体系。而纵观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史,1980年原邮电部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从1980 年开始到2017 年,中国邮政已连续发行了4轮生肖邮票。小小的生肖邮票,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收藏市场上颇具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更是生肖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绝佳平台。如今,凭借精美的设计、吉祥的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亲和力,生肖邮票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一个国家的“时代图腾”和“文化名片”。因此,以生肖邮票的发行为切入点来探讨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人民网主持人许博:小小的邮票,在方寸之间传递着文化细节。我们首先想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先生,中国邮政怎么会想到在1980 年发行生肖邮票?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丕征:生肖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我们国家有13 亿人,可以分为12 个属相,这很有意思。这个文化怎么能通过邮票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很多人对此都有想法和期待,但这个想法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的思想也逐步放开了。到了1978年的时候,这个想法被正式提出来——我们要发行生肖邮票,但那个时候,可能思想还是没有完全放开吧,社会各界对此事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包括以什么样的题材来表现、什么时候发行、以后是不是要延续下去每年都发行、发行多少枚、由谁来设计等,这一系列问题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在1978 年马年那年,我们仅仅发行了以徐悲鸿先生画的马为主题的邮票。终于到了1980 年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在那年2 15 日大年初一的时候,生肖邮票正式发行了。

坦白地说,这第一枚生肖邮票的发行给今天带来的影响,是当时不曾想到的。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事。有一次我们到美国访问,美国邮政给我们代表团的礼品竟然是根据我们每个人的不同属相,赠送美国邮政发行的相应的属相邮票,而且美国邮政总裁告诉我,他是属马的。当时我就在想,这一枚生肖邮票的发行,不仅是对生肖文化的传播,更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许博:确实是,生肖邮票的发行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说起生肖邮票,我们首先可能就会想到1980 年的猴票,为什么它的价值在今天会翻了那么多倍呢?

李丕征:主要原因我想可能有四个方面:第一,这枚猴票是我们国家整个生肖邮票的第一枚,是龙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第二,当时的发行量确实非常小,只有400 万枚。第三,当时这枚邮票面值为8 分,主要是寄信用的,民间的消耗量比较大,所以现在存世的、品相比较好的,特别是整版的邮票比较少。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枚邮票的设计者是黄永玉大师,采取雕刻版设计,作者姜伟杰也是雕刻大师,整个设计、雕刻和印刷工艺非常完美,在今天看来,大家都觉得它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在我们看来,正是上述四个因素,让1980 年的首枚猴票在今天依然影响这么大、价值这么高。

 

许博:感谢李总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完美的一枚邮票。我们来问一下周老师,您是专门收藏生肖邮票的,您有没有收藏这样一枚猴票吗?

中国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周治华:我不仅收藏了猴票,而且还收藏了全世界1950 年以来发行的所有生肖邮票。

 

许博:您为什么这么专注于生肖邮票的收藏?是什么在吸引着您?

周治华: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生肖邮票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刚才李总讲了,中国的12 生肖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这也让生肖邮票很有亲和力。因为生肖是每个人的吉祥物、是出生的符号,所以生肖邮票的影响力很大。西方生肖题材的邮票也发行得较多。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普通民众还是集邮爱好者而言,生肖邮票都是最受欢迎的邮票之一。从1950 年日本发行第一套生肖邮票到现在,60 多年当中,共有127 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3500 多种生肖邮票,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生肖邮票体系。

说起生肖邮票的影响,我在这里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原先,生肖邮票只在受生肖文化影响的部分亚洲国家来发行。1993 年,美国首次发行生肖鸡年邮票版票。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强国发行生肖邮票,对生肖邮票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美国发行生肖邮票,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上世纪90 年初,当地的华人社团要求美国邮政发行一枚表彰华人贡献的邮票。但设计的好几个初稿都没有通过美国邮票发行审核机构的审核。后来,华人社团又写信给美国总统,并获得了再次审查的机会。结果,夏威夷华裔设计师李健文先生设计的鸡年生肖邮票,采用大红底色,主图为中国剪纸公鸡图案,左边为“鸡年”两个中文大字,右边的鸡嘴处是英文“新年好”。这一设计很快就脱颖而出被选中了。美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大国对发行反映他国事务或文化题材的邮票,是很慎重的。但这枚鸡年生肖邮票发行后,影响力大大出乎了美国邮政的意料。发行当日,人群蜂拥而至、争相购买。美国媒体用“热浪滚滚”来形容各邮局发售点火爆销售的场景。当时共发行了1 亿多枚,连整版的邮票都被抢购一空。华人华侨还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文章的题目叫《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空前的民众反响加上1 亿多美元的丰厚收益,使得美国邮政决定将发行生肖邮票一事延续下去。他们又找到李健文,让他加上已发行的鸡年邮票,一次性设计齐了12 枚生肖邮票。一轮发行完毕后,美国邮政又发行了2 年整版的邮票,把12 枚邮票重新进行印制,到今天已经发行了22 年。美国发行了生肖鸡年邮票后,随后就有其他国家跟着发行生肖邮票,中国的生肖文化一下子就走向世界了,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了1994 年,世界上已有30 多个国家发行了生肖邮票。而从1994 年到现在,每年都有50 个左右的国家发行生肖邮票,今年有60 多个国家发行羊年邮票。这些带着生肖印记的邮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文化,并对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

许博:的确,小小的生肖邮票带着中国文化来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说完生肖邮票在国外的影响,那么它在国内的发行如今是怎样的趋势?

 

周治华:在国内的影响就更大了,生肖邮票是国内最受民众欢迎的邮票。每年15日新的生肖邮票发行的时候,排队购买的人是最多的,很多人甚至前一天晚上就来邮局门口排队。所以,不管邮市情况怎么样,生肖邮票的价值是稳步上升的。刚才提到的1980年的猴票,一版80 枚,面值共6.4 元,而如今的市场价值已到120 万元。随着收藏生肖邮票、研究生肖邮票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形成了一个生肖邮票集邮的热潮。1997年,我在苏州成立了生肖集邮研究会,现在已经有6000 多名会员,会员遍布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

 

许博:通过周老师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生肖邮票收藏市场确实非常火爆。我们再来问一下李总,中国邮政到目前为止一共发行了3 轮生肖邮票,那么一开始我们在设计生肖邮票时,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这么多年来是否有所变化?

李丕征:36 年来,生肖邮票牵动着众多集邮爱好者包括邮政部门的心。我们压力也很大,因为大家对它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但总体上来讲,我们在生肖邮票的设计上,有一个大概的原则。比如第一轮生肖邮票,它们的设计者都是大师级人物,像黄永玉、韩美林等,设计也主要展现了那个时代绘画的特点。第二轮生肖邮票的设计,我们更多地采用了一些民间工艺的形式,如剪纸等,希望以这样一种平台来展示我国的民间工艺。第三轮生肖邮票,主要是挖掘生肖背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比如成语故事,真、善、美的传统等。那么到了蛇年,按照这样的思路不太好展示,但最后我们借用了“蛇衔宝珠”这样一个典故来体现,赢得了不错的反响。

 

许博:可以看出,我们的生肖文化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一个收藏家,马未都老师您对生肖邮票又有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著名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生肖在中国是深入人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一些时候,直接问别人年龄是不礼貌的,但问人家的生肖是礼貌的。基本上你告诉别人自己属什么,别人就差不多能猜出你多大了。所以,生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很含蓄地表达了中国人的情感。我曾参加过多次生肖邮票的主题设计讨论。这种类型的邮票设计确实很困难,每一轮生肖邮票的推出,都对中国邮政提出了挑战——既要有新鲜的东西融进去,又不能太背离传统,得体现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精神,每轮还不能雷同或让人觉得似曾相识。这些都是很困难的障碍,需要去跨越。所以每到讨论生肖邮票设计稿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很努力地去做,希望我们自己的文化能够对我们民族的建设有所帮助。

我们一直在提“文化强国”。面对“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怎么能够走出去?我今天才知道,生肖邮票居然有那么多的国家在发行。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个文化的媒介把我们的文化传递出去,在这方面,中国邮政是功德无量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走出去,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的两大文化在世界影响较大,一个是好莱坞电影,一个是快餐文化。我们的生肖文化从理论上讲,很神奇,把一个人赋予了一个以动物为代表的生肖,而这些动物又各异,有高级动物比如猴,也有像鸡这种卵生动物、蛇这样的古老的动物,还有我们自己创造的神兽,也算是动物吧,比如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富有想像色彩。生肖文化让我们国人之间容易沟通,对外国人而言,也让他们与我们的沟通变得容易。而沟通的通畅对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有好处的。我觉得,我们的文化要想走出去,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文化来影响西方人。而我们确实也有过这样的历史。比如在
18 世纪,整个欧洲便刮起了一阵“中国风”。一些欧洲国家的建筑,受到了很强的那个时候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今天我们的生肖文化传到国外去,无疑会给中国文化的推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邮政坚持做生肖邮票,而且生肖邮票越做越难,我是参加过幕后的讨论会的,会上包括我在内,每一个人都绞尽脑汁来想方案。大家背后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希望我们的文化能够再迈进一步。在今天,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的吃、穿、住、行,我们所进入的很多公共空间,与世界级的发达国家、与世界级的富人们相比,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生肖邮票这样一个小小的、低成本的、深入人心的文化产品来让我们对民族的文化更加坚守,更主要的是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许博:马老师说得特别好。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品牌产品更多地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应该与此相配,更具传播力,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影响。而这时候,我们方寸间的邮票就凸显了它的魅力。一枚小小的邮票,就用一个动物,它要传递着很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我们都说中国是生肖的国度,是生肖的起源地。那么,关于生肖的起源,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说法呢?请民俗方面的专家刘魁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刘魁立:说到12 生肖,在邮票领域,我觉得要更多地体会它背后的文化涵义。人,作为一个生物,身上有很多表征,比如说起姓氏,那当然就会和你的家族联系起来;比如说起出生地,就会和你出生的空间和那个空间所产生的文化联系起来。所以说,人几乎是一些表征的集合体。通过这个集合体,我们就容易和其他的这样或那样的人发生一些关系。而十二生肖对于全世界来说,差不多已成为每个人的一个表征。因为有了这个表征,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的朋友。我想,在邮票背后,大概就有这样一个所谓的“文化问题”。刚才谈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和生肖邮票发生了某种关系。过去许多国家是没有生肖的,当然几个文明古国都有用生肖来计算时间的表征,但欧洲的很多国家是没有这种表征的,现在突然有了,为什么?我觉得是这些国家的人,每个人在自己的身上加了这样一个时间的符号,而这件事是大家都乐意去做的。而通过这样一个表征,我们还可以与世界更多的国家建立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生肖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整个世界也是重要的。

刚才李总也说过,咱们国家
13 亿人,可以按照生肖的不同分成12 个组别。我们也可以说,通过生肖文化,整个世界上的人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分成12个群体。刚才各位也谈到了生肖文化的交流。我认为生肖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它可以是大家共享的,是可以作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表征的。我想,当我们说中华文化对外产生影响时,生肖文化当然应该是其中的一种。别的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如今在北京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甚至在一些乡村,在圣诞节这天,很多商场门口都会展示一个戴着红帽子、留着白胡须的圣诞老人形象,这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大的隔阂。恰恰是这样一种相互交流,推进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生肖文化应该说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许博:张颐武老师是著名的文化学者,您如何看待生肖文化的起源?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生肖文化的来源很古老。实际上,这些生肖动物除了一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龙之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人类驯化的动物,像狗、猪、牛、羊、鸡,这些动物都是我们人类驯化后家养的、在我们身边经常可见的动物,与我们的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另一类是在山野里人能够接触得到的动物。因为原始人每天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很多猛兽都见得到,比如大老虎、猴子、蛇等,这都是在山里面生存的动物。因为这些动物与人类很亲近,所以人类就会用它们来比喻自己,这就和“地支”结合起来了。

 

大家认为,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将这些动物与自己建立起了联系。《 诗经》里面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的描述。这样一来,“ 午”就和马联系起来,“ 地支”就和动物联系起来了,后来不断发展,到了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大家都很熟悉,更是将此写进了书里。因此,12 生肖与“地支”的联系,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独特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肖文化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大家都认同的民族文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用生肖来记年、来看你的年龄,是中国人一种最朴素的交流的方式,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最朴素的自我归属感,就像西方人眼中的星座一样,什么样的星座就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个性,而我们往往用属相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生存状况。往往很多人也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创造一个归属感。这样的一个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里源远流长。而生肖邮票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它既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和中国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兴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关口,我们的邮票里出现了猴票这个新鲜的事物。它可以说是我们纪年的一个新的标志。此后,我们国家通过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而生肖邮票也成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

所以说,一方面,生肖邮票是和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春秋时期的文化记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也是和改革开放、和我们大家一起走过的岁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生肖邮票既是中国人文化历史的记忆,也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现实的记忆,是我们生命的刻痕。

 

我们用这样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物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中华民族和动物很亲近,这也是和当今的时代潮流相契合的。最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界性潮流叫“动物权利”、动物福利”。因为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和我们一起构成了大自然,构成了千奇百怪的多彩世界。关爱动物、和动物之间的交流,其实是人类具有更高能力的一种体现。现在看来,生肖邮票的发行,也是人类和自然亲近、和动物亲近的一个重要表现。一些时候你会发现,你和自己的属相之间有一种共通的联系。这也是人类不断进步后,自己的感受力和体会明显升华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就和动物有着深刻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在12生肖里面表现得最充分。比如香港有一个老演员名字叫午马。这就是“马”这个生肖和“午”这个“地支”之间的联系,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你会感受到,中国人的生命与某种动物有着感情上的交流、精神上的联系。即使是蛇这样在过去被我们认为是喻意不太好的动物,在生肖里也被赋予了一种有趣的个性,显得特别可爱。我们的生肖邮票把所有的这12 种动物表现得非常美、非常善良,能够和人类来进行交流。这对我们的孩子、大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说明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亲近。我觉得,这个价值观在生肖邮票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

 

这些年来,我们的生肖邮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名片、中国的一个名片,所以我认为中国邮政36 年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我们的生肖邮票的发行已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未来新一轮生肖邮票的发行工作即将开启。这轮生肖邮票的发行,正值中国崛起、国家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些邮票还会陪我们一直走下去,见证我们国家的发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