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猴票”是特殊商品中的特殊商品,邮票中的战斗机。“猴票”是指1980年发行的编号为T46的《庚申年》生肖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生肖题材邮票,为龙头老大,俗称“猴票”,一套一枚,雕刻版。因为增值太快被称为 “金猴”。它是近年发行的邮票,发行历史不长增值却飞速,为什么?
第一:发行量少。猴票国家公布的发行量是500万枚,因为印刷有次品等原因实际发行量比这个数要少。而现在的邮票发行量都在千万枚以上。
第二:存世量少。80年代集邮活动刚刚恢复,那时集邮的人少,只有少数大城市有集邮公司,库存量少。再加上制作首日封、邮信、出口等原因新票数量更少。
第三:用邮量大。通信消耗很多,那时的人们经济都不富裕,集邮的人又大多是以集信销票为主。
第四:有人囤积。香港邮商先是看好猴票的,大量收集人为造成票源紧张,获利不小。
第五:马太效应。越值钱的越值钱增值越快,越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藏量进一步被放大,因为它增值快啊!
第六:生肖文化。中国有十二生肖,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一出生就有一个对应的生肖。谁都有份,谁都拒绝不了。中国邮政从80年开始每年都发行生肖邮票,有一个连续性,只要是集邮者就要接触到生肖邮票,收集到属于自己的生肖邮票。
第七:龙头效应。生肖猴票是第一套生肖邮票,中国的集邮者有一个求全心理,猴票作为生肖系列的第一枚,是收藏的一个瓶颈,谁都想拥有,僧多粥少,价格看涨必然。
第八:群众基础好。名气太大,不集邮的人都知道有个值钱的“猴票”。他们常问集邮者:你有猴票吗?在大众眼里你有猴票就是集邮者,无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集邮者。猴票已是衡量集邮实力的标志。
第九:名气效应。许多票发行量比猴票量少,但它无名气,价格反而比不上猴票。象50年代的邮票,量很少,但它们印刷不精美,纸张粗糙,单色印刷,色彩不鲜艳不好看,不会让集邮者青睐。
第十:雕刻版印刷。雕刻版防伪性能高,印刷出来的票有一种立体感。制版时需一刀一刀雕刻出来,设计时间较长,印刷成品率低,故中国每年发行的雕刻版票很少。但雕版票是集邮者非常欢迎的一个品种。
第十一:印刷精美。猴票红色打底,喜庆。雕刻版根根猴毛清晰可见,栩栩如生,毛绒绒的猴子人见人爱。
第十二:惜售心理。它这么值钱,只要到手里除非特殊原因,一般集邮者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第十三:其它。当然还有很多原因。好看的邮票往往大家都是方连、整版的收集,加剧了流通量减少。台湾、香港人及海外华人的收集也使它的流通量在减少。象人为损坏、火灾、水灾等自然因素都能减少存世量。
“ 猴票”,集邮界的一个神话!(作者:赵杰)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邮票钱币回收业务电话:13699222707(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