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保利秋拍,一枚“1962年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首日挂号实寄封”以57500元人民币成交,而这枚实寄封的寄件人是钟笑炉,收件人是黄巍,还附有马任全的收藏章,那么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先说寄件人钟笑炉,他是集邮家,也是邮商,还被誉为“中国近代邮票之权威”。原本开设袜厂的他中途改行,热爱集邮而投身邮票事业。集邮家陈葆藩在《海上邮人小志》中对钟笑炉是这样描述的:“世尚诡谲,于商为甚,君独胸怀坦白,情愫肯挚。”在无商不奸的洪潮中可谓一股清流。1946年,他主办了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集邮刊物《近代邮刊》,并担任主笔。倚天一出,谁与争锋。众多集邮爱好者争相转载,点赞置顶。六十年代初由杨乃强主编、在香港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扉页上就光明正大地印有“本目录资料系取自钟笑炉先生编之近代邮刊”字样;
日本水原明窗先生编辑、日本邮趣协会于1988年2月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特意“官宣”了水原明窗缅怀钟笑炉的文章,尊称他是“集邮老师”,赞誉“他是独具慧眼,邮识超群,卓有成就的近代集邮权威,教益难忘。” 可见在当时,钟笑炉是名副其实的大V。
1988年,于钟笑炉诞辰85年周年之际,上海商报特意制作了钟笑炉纪念封,可谓是对这一代集邮家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再说收件人黄巍,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黄维,因为这是他《近代邮刊》上的“昵称”。黄维原本在军队担任文职人员,抗战胜利后因下肢瘫痪,长期在上海虹口沪东医院疗养。平时呢,他以集邮、读书消遣,后来因为在《近代邮刊》上评论马任全的《国邮图鉴》“毒舌”而一举成名,之后和钟笑炉成为至交。当时,集邮届各方人士对《近代邮刊》扩版、改编的呼声很高,于是黄维自告奋勇主持编辑部,钟笑炉改任代表人。黄维曾撰写过一篇《加盖"国币”邮票专门目录》,时至今日,仍被众多集邮人士奉为宝典,反复吟诵方解其中三味。
加盖收藏章的马仁全是著名的集邮家、邮识家,而让他一举成名的,则是以“千金”购得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1944年,马任全在集邮家陈志川处见到他刚刚从刘子惠那里购得的红印花小字四分和当五元旧票各一枚,更令马任全欣喜的是,陈志川告诉他,刘子惠还有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旧票一枚,而且是绝世孤品。马任全立马发话,让陈志川代为求购。谁知刘子惠虽同意转让,却开出了天价——非一千美金不卖。1984年,马任全在《新民晚报》撰文《名宝得主结良缘》,详细描述了当年求购红印花小壹元的“忐忑心情”:“当时集邮圈内人士都知道此枚邮票是有些暇疵的。新邮票经西人费拉尔实寄后,被人不慎从信封上撕下,致使背面微有破损;品相既有缺点,是否仍值千金呢?……曾经众说纷纭,只有实寄信销票的存在才能最令人信服地证明它是正式发行过的。故此枚旧票既是集邮珍品,又是珍贵的邮政史料。于是我就断然决定,筹划资金,终于购得此举世闻名之珍品。”
1956年,马仁全连同另外6165枚珍邮一同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其拳拳之心,日月可鉴。
1957年,莫斯科举行国际邮票展览会,我国应邀参加。邮政总局副局长荣建生表示“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参加国际邮展,应充分准备”,为了确保展品的安全,必须由专人负责,而曾负责人就是马任全。
1988年7月15日,马任全在上海病逝,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电部副部长、全国集邮联副会长朱高峰,全国集邮联顾问成安玉等人纷纷发唁电哀悼。全国集邮联副会长、集邮家张包子俊的挽联写道:“忆当年邮人会集与君同乐,才几时巨星陨落使我悲伤。”
集邮家沈曾华的挽联写道:“爱国嗜邮兢兢业业奋斗一生,论古谈今坦坦诚诚广交天下。” 这可谓其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