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万维生在苏州参观横塘古驿站时,随手在白信封上画出古驿站的邮亭,并记下此时的观感,于是,邮票、信封、绘画、文字于一体的手绘封诞生了。从此,万维生一发不可收拾,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在《天鹅》手绘封(一)上,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20年前,野天鹅飞入北京公园,余跟踪画出天鹅邮票。20年后,又有黑天鹅飞入圆明园公园,余再次跟踪。黑天鹅(在)芦苇丛旁啄枝搬草做窝,下蛋孵出小黑天鹅。游人把它(们)当明星拍照,还来了志愿者笔记他们动态。余是天鹅粉丝,不时去看它们、画它们,从画一对天鹅到画一群大黑天鹅小黑天鹅家族。
原来,1980年冬北京发生一件街传巷议的箏,玉渊潭公园飞来几只野天鹅,人们争相去看这群美丽使者,但几天之后,一只野天鹅被人枪杀。得知这个噩耗后,万维生顿时产生将分配自己画的一套寿带鸟邮票选题改画天鹅的想法。于是,万维生天天道北京动物园观察写生。刚幵始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守在天鹅湖畔,观赏湖中天鹅的速写。天鹅是天上的鹅,总要有一枚飞翔的《天鹅》邮票,为了观察天鹅搏水起飞动作,他常常是每天最早进门进和最后退出动物园的观众。
万维生工作的邮票设计部门有个制度,每个人在创作进行中都会定期开观摩会,每套邮票都要经过小组讨论。第一次拿出天鹅画稿参加讨论, 有人直言不讳地问万维生:“你画天鹅行吗?" 还有的说:“把天鹅画成草棍,草棍应该扔掉。”大约又画了两个月时间,第二次将《天鹅》邮票画稿拿去参加观摩会,这次还是没有得到可以肯定的意见,又没有通过。再经过重新构图,第三次将天鹅画稿再拿上观摩会。只有个别同志说比以前有进步,有一同志还建议他采用彩色照片,说可派一位摄影师跟他一起到动物园拍出满意的照片直接用。
就是这次开完会后,孙传哲把万维生叫到一旁,说出他没有在会上说的话,他说:“天鹅这题材非常好,你要有信心画好它。”
三次上会没过,万维生只好把天鹅暂放一边,接受其他新任务。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上天却派了一个救星来帮他。原来,经营屮国邮票的美国万国首口封公司总裁海尔泽尔先生,每年秋天都要来中国一次,以便了解中国第二年要发行什么新邮票,中国邮票总公司将已画完邮票的图稿陈列给客人看,他们从中选择他们有兴趣要发行的邮票进行订货。
后来一位参加展示观摩会的同事告诉万维生,当时美国客人看完许多画稿,走到天鹅画稿前就不走了。主持接待的人告诉客人有计划要发行《天鹅》邮票,这里展示的仅仅是画稿,作者还在修改中。美国人说请告诉这位画家不要再修改,关国人就喜欢这样画的深背景衬托成双成对的白天鹅。建议三幅再增加一幅,并要有小本票。第二天谈判美国客人又有新要求,要画天鹅的作者为他们提供九幅天鹅画,供他们在美国出版。第三天谈判他们说要用四个月时间宣传介绍中国《鹅》邮票和作者,并在983年11月纽约全美国际邮票展览会上举办《天鹅》邮票首发式。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与天鹅邮票有关的趣味盎然的故事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