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143万成交的南宋金铤,“赵宅”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来源: | 作者:一枚邮币 | 发布时间: 2021-08-03 | 57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嘉德秋拍,南宋“赵宅”重二十五两金铤以1,437,500元人民币落锤,比估价80万超出七成有余,让人惊讶于成交高价的同时不免追问:“赵宅”两个字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143万成交的南宋金铤,“赵宅”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要回答这一问题,还要从宋代的金银铺说起。


金银铺在宋代被称作金银盐钞交引铺,是在宋代独特的财政制度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官方性质的民间金融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政府的财赋转输政策密切相连的。换言之,宋代的入中制度催生了金银盐钞交引铺的产生、发展和繁荣。那么,什么是“入中”呢?我们知道,宋代河北、河东、陕西三路长期屯驻重兵,军储自然不可或缺,但是本地租赋却不足以供应,而异地调民运粮又扰民太甚。于是,宋代决定充分发挥商人流通有无的作用,以茶、盐、香药交引和京师钱钞等作为支付手段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指定的西北边沿地区。后来,入中范围逐渐扩大,无论商人入纳粮食、现钱或官府所需之物,也不论是沿边、京师或其他州军,只要官府允许的这类贸易都称为入中。在入中过程中,官府将商人入纳的货价以茶、盐、香药等折成现钱支付,叫折中。因而政府在京师设立榷货务,是为了将“入中”、“折中”的贸易掌握在官府之下,而且还专门设立折中仓,作为行使折中法的粮食屯储仓库。


在入中和折中过程中,“交引”作为官府直接发给入中商人的凭证诞生了。榷货务为了防止冒名领取,规定付给入中商人现金或交引时,必须请京城实力雄厚的铺户为其作保,于是在京城里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转卖交引的交引铺充作保人。这种交引铺为在京富贾,他们隶属于榷货务,以物产作抵押,才能充作保人,一旦失保,要向官府赔偿。因此,交引铺是北宋入中制度下的产物,成为入中商人和官府之间的媒介。


原本金银铺的营业范围仅限于买卖、打造金银器皿和铤牌。随着交引的出现,金银铺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到兑换和转卖交引领域,于是金银铺正式升级为金银盐钞交引铺。曾寓游临安的耐得翁在《都城纪胜》记载了宁宗端平年间京城临安最繁华商业街上有百余家金银交引铺。南宋吴自牧在媲美《东京梦华录》的《梦粱录》中也记载了南宋临安的风俗,包括艺文、建置、山川、市镇、物产等诸多方面,记录了临安城各处的一些著名金银铺名,原文如下:“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清盐钞引,并诸作分打炉鞴,纷纭无数。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由此可知,金银交引铺已然是城市中的主要商业店铺,并逐渐形成了行市。在南宋金银铤中,有很大一部分都錾上金银铺名、金银铺主人或金银匠名,有的还錾上临安的街巷名、桥名和街区方位,说明该金银铺的位置。现发现的金银交引铺名有石五铺、徐赵铺、顾口铺、苏宅、朱铺、陈曹宅、孙武宅、韩宅、吴宅、丁三郎铺、陈铺、赵王家、沈铺、通泉王家、南银铺刘宅、陈李宅、林铺左部宅、赵宅、聂二郎铺、聂宅、王宅、孙宅、屠林铺、苏孙宅、程二郎铺、陆宅、丁铺、顾铺、宋宅等等。


篇首提到的南宋“赵宅”重二十五两金铤,其中“赵宅”二字便是临安城的金银铺名,地位大致相当于我们熟悉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邮票钱币回收业务电话:13699222707(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