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开会说什么,李近朱为你揭秘

1999 年至 2013 年前后,大约十多年时间,李近朱和李曙光先生作为集邮界代表,加入了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在靳尚谊先生的主持下,与社会上的知名画家、印制专家等人一起参与了多年的邮票图稿评议。

那时,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每年举办两三次评议全会,并参与佳邮评选专家评议以及佳邮颁奖。十余年来,关于邮票设计以及提升邮票质量的种种集邮会议和集邮活动上,均可见这些艺术大家的身影,靳尚谊、袁运甫、杜大垲、谭平等艺术家逢会必到,且对邮票图稿进行了专业的评议。

当时,选题均由邮票印制局的专业邮票设计师和社会艺术家提交设计方案,最后把这些设计方案放到起进行无记名展示。记得每个邮票选题都有至少两三套甚至多达十余套设计方案, 评委们完全不知道每套设计方案的作者为谁,只按设计艺术水平进行评议议。

李近朱参与了几十次会议,作为集邮方面的委员,多是听取艺术大家对于设计方案细致精到的评议,同时也从集邮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评议会的氛围严谨和谐,直言同商,最后确定邮票图稿,体现出从美术、印制、工艺设计和集邮几个角度对于一个选题设计的共同认知。

2000 8 2 日的会议上,讨论的是特种邮票《颐和园》的设计方案。大家讨论后提出以下意见:颐和园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题材,很难设计出精品佳作。提交的设计方案以照片为基础, 构图呆板,色彩太浓,缺乏美感,设计差强人意。评议委员会认为,这次设计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照片。因此,评议会决,图稿不达标,应重新设计。最后,又邀请了画家萧玉田先生绘画设计,这套邮 票最终在 8 年后的 2008 年发行。终于发行的《颐和园》邮票采用传统工笔重彩画法,选用天然矿石颜料绘制,结合水彩画法,敷色于厚重中透出华贵之气,表现了皇家园林气度。后来,《颐和园》特种邮票在第 29 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荣获优秀奖。这套邮票评议中, 8 年推敲打磨而成,给集邮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种邮票《颐和园》


2004 11 5 日评议的内容是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评议会上,委员们对比借鉴了国外的同题材邮票,靳尚谊先生指出,关于这套邮票的设计, 存在一个设计意识和设计语言问题。单纯展示历史画面不可以,还要有内涵深蕴。与写实相比,写意更为重要。小型张图案中的坦克履带与玫瑰花方案较好,红底黑图,具有版画效果,富有历史感。 另外,还要考虑小型张与邮票如何统一。最终确定的小型张图案是一个采用写意形式、具有创意的成功设计。评议委员会还提出了历史题材邮票的设计不应拘泥于写实,而应强调写意的理念,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2010 9 20 日举行的邮票图稿评议会上,关于特种邮票《云锦》,共收集了不同设计师提交的 11 套设计方案,大都为满幅。袁运甫先生指出,大多数设计方案画面太满,有些“糊住”了。 而其中的第三方案从中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这套方案画面有对比,只要稍做面值位置的调整修改即可采用。在 2011 3 2 日举行的评议会上,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 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的评委们则旗帜鲜明地提出,应选用风格统一的红色较少的方案为好。关于 《关公》邮票的图稿设计方案,评委们则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建议——画关公要偶像化,不要写实,可沿用传统遗作为蓝本。

特种邮票《云锦》


如果说,邮票印制局专业设计师和社会艺术家等设计艺术家为“1,那么,加上社会上非邮票设计领域但却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大家的见解,两个“1”相加,会得到邮票设计者、社会艺术家以及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受众的一致认同。这就是“1+1 大于 2”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

可惜,近五六年来这个评议会不再开会了。也鲜知还有没有如《颐和园》那样的“八年磨一剑”的精雕细刻;也少见在严谨艺术理念之下一些图稿在否定之否定中的进取。感觉邮票发行得太多,设计走得太快,平淡之象正悄然浮起。同时,形式大于内容、赶任务、缺失顶层设计以及带有营销色彩的“噱头”等现象,使设计空间日益逼仄。